首页 > 营口专访 > 正文

才大如海翰墨心 妙笔生花篆人生

于学忠

分享到:
2013-09-11 07:52:00   来源:营口之窗   点击:
——记大篆书法家杜海生 在书法界,有人讲,凡习篆书者非习文字,而是通史,明智、
                
  

  在书法界,有人讲,凡习篆书者非习文字,而是通史,明智、启人,悟心的过程。

  在盖州书法界提起杜海生,人们就想起他的篆书。今年49岁的杜海生,与他所痴迷的大篆、隶书打了20多年交道,颇有体会和心得。

  杜海生,男,1965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1979年,年仅15岁时跟随父母来到盖州定居,小时候的他就喜爱书法,学生时期逐渐显现出他在书法方面的独特天赋,从“欧体”,“颜体”的初临,到篆隶楷行的四体皆通,从激情四溢到沉稳儒雅,书法亦成就了性情。2006年杜海生师从当代盖州书坛的领军人物姜勇门下,学习书法与篆刻。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的隶书,根《礼器碑》之整肃,取《曹全碑》之秀逸,融《石门铭》之清劲,别具高格,与其篆书难分仲伯,为世人所重。他尊师问道,博览群书,刻苦钻研,临池不辍,终于成为盖州市书坛书印俱佳的名家。

  杜海生说:“大家之书,必通大篆,方则结构淳古,使转劲逸”。他才学渊博,对历史与国学的钟爱更使其对篆隶产生了天然的兴趣,甲骨、金文、石鼓和汉碑的吸引力也远超“颜筋柳骨”。大篆书法艺术的追求也使得杜海生研读了众多中国古代文献。

  从《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到《虢季子白盘》,从金文到石鼓,从泰山刻石再到《石门铭》、《石门颂》,他从古代文字形态中去充分体会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大胆尝试用书法去表现心中感受。

诚然,杜海生的书法,诸体兼备,长于篆隶。“盖州篆刻艺术家‘盖州印社’协会”成立伊始,他即是副主席兼秘书长。其篆书功底深厚,字体端庄古朴又富于变化,更难得的是他能读懂在旁人看似“天书”的甲骨金文拓片。如此坚实的文字学功夫,使他对篆书的理解及联缀成文的能力均在高层次、高水准上。他的篆书曾多次得到书法大家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在翰墨飘香间穿越华夏历史,在篆字转折间体会天地人生。感受杜海生的大篆书法,“唯善为宝”、“厚德载物”,一幅幅篆书作品就不难理解那股金石之气由何而来,更不难理解他是如何把书法的那份大气和古拙挥洒得那般天真烂漫、自然天成。

  他侃侃而谈,篆刻是讲究书法、绘画、雕刻相结合的独特艺术,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艺苑的瑰宝之一。少小印章内,纵横曲折的线条,既能表现书法豪迈飘逸的笔势,又有运转自如、生动多变的多种刀法,真可谓方寸之地万千气象。走进杜海生先生画室,观赏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作品,同样使人感到篆刻艺术的无穷奥妙与博大精深。

  的确,为练好篆书,杜海生刻苦用功,很受教益和启发,终成大器。2009年他在全国首届篆书展中入围,荣获三等奖;目前,也是全省唯一全国篆书展获奖者。2009年—2010年辽宁省第二、三届书法兰亭奖作品展,2010年入选中国书协全国邓石如杯书法大展,中国(芮城)永乐宫第五届国际书画艺术节全国书法大展入展,2011年营口市政法干部学雷锋书法展一等奖,2011入展辽宁省首届“新友杯”书法篆刻临帖大赛荣获中青年组最高奖,2012年入展辽宁省首届青年书法展评选优秀奖。作品多次被展馆,中外人士收藏。

  杜海生年纪虽然不算太大,但是在书法界的“辈分”却不低。如今,他现为盖州篆刻艺术家(盖州印社)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营口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创作培训基地(金州区书法培训基地)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杜海生到辽宁省书法创作培训基地(金州区)教学,他经常告诫学篆者,必先学楷、隶、行,然后循序入篆,而且是深入浅出,不故弄玄虚,这里没有丝毫捷径可走。

  如今,篆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所青睐,向杜海生讨教、切磋的人也在逐步增多。但杜海生始终在强调一个原则,书法不是临,不是抄,字临摹得再像,最多只能是一个“字匠”,必须要在临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这样才会有自己的品性和神韵,才有自己的意境和生命。

  珍爱篆书的杜海生,衷心地渴望篆书繁荣。


相关热词搜索:翰墨 妙笔

上一篇:永无止境在路上 宽大为怀翰墨情  
下一篇:盖州高屯镇长韩德帅“五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