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口专访 > 正文

永无止境在路上 宽大为怀翰墨情  

于学忠

分享到:
2013-09-08 07:49:00   来源:   点击:
——记书画家冯永宽

        提起书画家冯永宽,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笔下那些神姿绰约、风韵尤醇、富贵倜傥的“国花”--牡丹。  

冯永宽的绘画,画风多样,兼工带写,山水见长,花鸟、人物也颇为传神达意。  

  

                                 ——题 记  

  

  

  

  风物盖州,人杰地灵,文风醇厚,为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古城。冯永宽就是从这片文化沃土中脱颖而出的我市著名书画家。笔者有缘与其结缘交友,深为他的作品和人格所感动。  

  冯永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相当根基。自幼受外婆熏陶、耳濡目染、酷爱书画艺术。只有六七岁的时候,经常看到外婆在枕头、鞋垫等处绣上一些色彩艳丽,漂亮的图案,年幼的他非常喜欢。小小的绣花针在外婆是手中翩跹飞舞,看得人眼花缭乱。无论外婆绣的是花草鱼虫,还有娟秀如流水般倾泻的祝福文字,一切都是那样富有生机、栩栩如生。冯永宽在这种诗文书画的环境中长大。  

  上学时,由于特别喜欢画画,冯永宽聪明好动甚至在课堂上的时候也在私底下偷偷的画。有时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刚想批评,但发现他画得很不错,觉得很有天赋,所以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拿起画笔,继续努力,争取将来能够有更大的作为。18岁时,冯永宽考上营口市第二师范学校,加入美术班,正式学习绘画,毕业后成为团山中学的美术教师。  

  与所有的当代中国画画家一样,冯永宽也面临着难题:前人伟大的艺术成就好比一座山峰,如何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出于对艺术的那份痴迷、那份执著,冯永宽常年反复研读大师作品,使自己用笔灵活多变,气韵生动,意趣酣畅。为了使自己的书画水平更上一层楼,2007年,冯永宽又到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进修。梅花香自苦寒来。就这样,冯永宽一路跋涉中走来,以扎扎实实的艺术态度,以沉稳低调的行事风格,让自己的技巧日臻成熟,创作得心应手,作品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冯永宽说,他作画时是一种“疯魔”状态,往往日夜不分,废寝忘食。每下一笔,他都精心推敲,一丝不苟,落笔大胆,却又能顾及每一个细节。  

  多年来,冯永宽创作的书画作品多达几千幅,获奖作品无数,被收藏入刊的作品无数。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冯永宽培养出不少学生考入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艺术高校。今年5月21日,冯永宽获得辽宁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用书编审专家库学科专家资格,将参与编审省教育教学用书工作。  

  冯永宽非常看重中国传统绘画的水墨韵味,他喜欢水墨在宣纸上那种敏感的发散、渗透而成的种种浸润效果,他希望自己的尝试能够延伸水墨绘画的艺术实践。  

  他在山水创作中激情不止,笔耕不休,他的每一张山水画都体现出大自然的灵动与优美,自然气息浓郁、构思巧妙精到,在感悟大自然神奇之美的同时,注入自己丰富的情感,以自己独到的视角着墨于纸上,可谓是“以神驭笔,用心作画”,使他的作品有一种充满灵性的独特魅力。应逢的山水画力求古意,又注入新时代的气息,用笔以中锋为主又不拘一格,洒脱自如,酣畅时大胆泼墨,细腻处纤毫毕现,浓密处积墨如黑云侵天,淡雅处似清风徐来,疏密有如天成,静朗则秋月朗天,笔墨丰茂厚实,气韵苍劲深邃,意境空灵淡远,不失为现代优秀山水画的上乘之作。达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笔墨入胜境,必定超越自然。真懂画的人都在品味笔墨,笔墨取决于天赋、才情、修养,综合体现画家的个性品质。  

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自由精神在家园中得到逍遥。他并经常外出参与自然,心师造化,既参造化之理,又搜造化之美,使动人的山川草木历历罗列入胸中,经过审美理想的熔铸,便形成了物我合一,汪洋肆意的胸中意象,赋予了作品的独特意境。  

他的作品《富贵长春图》(1800×500cm)画中回荡着一种大自然的磅礴生命之气,形成了鲜明生动、清新向上、雅俗共赏的个人风格。  

    中国历代画牡丹者众多,其作品大同小异,均是一些花枝招展,脂粉浓烈之作,而我市著名画家冯永宽先生笔下的牡丹却生机勃勃,犹如出水芙蓉,滋润透彻,艳而不俗。究其原因,他道出一番肺腑之言:“其实我画牡丹纯属是对生活的感悟,不奇、不怪、不狂、不特,尊重生活,高于生活,是我的创作之本。闲时我嬉奴捕一些西洋画的技法和原理,来填补我作品的未尽之处。”冯永宽的牡丹如此受到大众的喜爱,正是因为这些作品蕴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还有朴素而典雅。  

  画韵高古,而墨意浓郁。他的作品《庐山高》(1900×990cm)是以静态的形式赋予了动态的生命,让人仿佛置身于水墨飘香的画镜之中,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难能可贵的是冯永宽书画双馨,俊美的书与疏朗的画相映成趣,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多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所珍藏。  

  为得山水画之神韵,他周游省内好多名山大川,在山中一住就是数日,细细品味“山有知,水无形”的真意。他的作品《春泉流香》(1900×900cm),那“高山流水天上来”的气势撼人心魄。观其山水画,或有辽南的雄浑壮阔,或有水乡的淡雅高远,体现了画者开放的胸襟和幽深的古意,这是儒、道、释文化精神长期内化浸润的结果。  

  冯永宽还擅长画竹,竹子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喜爱,赞赏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始终是历代画家的人格寄托。他也算一个竹痴,画起竹子常忘乎所以,力透纸背,魂在画中;他挥洒自如笔下的竹子收放得体,“多不乱、少不疏”生机勃勃。整体优于局部,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时而水墨淋漓障犹湿,时而笔所未到气先吞,无论怎样任情挥洒,直抒胸意,却始终能够把握形神和法度。画面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气势和动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审美期待的满足感。上门请竹画的人络绎不绝。  

  冯永宽的书法可说已到臻于完美的一个境界。取决于他个人的悟性以及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主要以行草见长,传统功力深厚扎实,对字的理解透彻。大量临帖读帖,上至秦汉篆隶魏晋二王系列,到颜真卿、米芾、王铎以至当代的各有所长。他的书法作品婀娜多姿,讲究线条,灵动自然而富有韵律。具有活力,而又有惮意,两者得兼,体现出作者的较为高深之文化修养。  

  修身养德,宽厚待人,是冯永宽的做人根本。他为人朴实,衣着朴素,性格憨厚洒脱而不失俊雅,纵情山水时飘逸疏狂,出口辄成妙句,或登高望远,或密林寻幽,或垂钓于荷塘浅溪,或作画于重峦幽壑,一派文人风范。  

  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的一些大型书画展,他的作品深邃的内涵,幽然的意境,先后获得县、市、省、国家级荣誉证书上百本,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篇章;冯永宽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绘画是一种无国界的世界语言,她能生动地概括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告知人们其全部内涵。中国画作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必将会永远释放着她特有的清香。”  

  “他以这条民族自我之路而走向了现代,走向了世界。这正是冯永宽艺术值得当代画坛关注的价值所在。”德艺双馨,是对冯永宽最恰当的评价。  

  如今,46岁的冯永宽其书画已经“自成一体”,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肯定;他已是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省艺术教育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参展,同时并被收藏。与朋友则笃于诚信,谦和内敛,从不诳语妄言,深得朋友的敬重。  

  永无止境在路上,宽大为怀翰墨情。“笔笔酣畅、画面舒展、点画精到……”,为了他取得的进步,我一定还要和他再次回首,再观一次冯兄“笔墨精到,灵浑清润……”的景致。  

  
 

相关热词搜索:永无止境 路上 宽大为怀

上一篇:李英:没有故事,只有该做的事
下一篇:才大如海翰墨心 妙笔生花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