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青青橄榄 > 正文

营口有座神奇的山

王玉通

分享到:
2025-07-14 07:28:00   来源:营口之窗   点击:

(营口之窗“青青橄榄”)营口有座神奇的山

在营口大石桥市永安镇西田村,有一座突兀的小山丘,它的海拔不过69.3米,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就像一面硕大的石鼓,敦敦实实的安放在稻田之中,一半露出来,向四面八方的过客袒露着憨厚的笑脸,一半埋在泥土里,竭力将山里的秘密隐藏起来。这座远看近看毫无特色的小山,似乎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发神秘,也越发让人捉摸不透。

这座小山丘,有一个令人鞠躬再三的名字:金牛山。

小小的金牛山之所以闻名遐迩,实在是其貌不扬的小山丘隐藏着 破解古人类生命密码的钥匙,也是人类演化史上的圣地。

1984年10月间。北京大学吕遵谔教授带领他的考古团队及省市文物工作者在金牛山东南的一个大型溶洞里有了重大发现:是一具比较完整的早期智人头骨化石!要知道,我国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很多,但发现人骨化石的遗址却很少,发现人类完整头骨化石的遗址就更少。而在金牛山遗址发现的人体骨骼化石竟有56件之多,还属于同一20 岁左右的成年女性,基本能够拼凑起一副人体骨骼。

谁会想到这小小的山丘会发现这惊世国宝!这一发现立即震动了轰动了全世界,当年被列为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被世界考古界命名为“金牛山人”。

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晚期直立人到早期智人过渡的空白,是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虽与同时代的北京猿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比北京猿人更进化。北京猿人的脑容量是1043毫米,金牛山人的脑容量达到1390毫米,北京猿人的头骨骨壁平均厚度8.1毫米,金牛山人为4.5毫米,这些都表明是进化的结果。

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在日本侵华期间,运往美国纽约时被日本人劫持,从此不见踪影。于是,金牛山人头骨化石成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唯一的同时代人头骨化石,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当我们走进金牛山古人类遗址陈列馆,如同走进穿梭时空的“时光机”,进行一次奇诡的穿越:似看见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生活劳动,繁衍生息,“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在湖滨草地上,狩猎河狸、肿骨鹿、斑鹿等动物;在茂密的森林中,大群毛发浓密、前额低平、眉骨粗大、目光迷惘、口吻突出、腿部弯曲的“金牛山人”,手拿自制的石器和木棒同凶猛的剑齿虎、棕熊等野兽博斗呼叫......他们在地面上用石头垒起一个圆形的圈,类似后来的“灶”,然后在“灶”里烧烤食物......

我们虽然与“金牛山人”超越时空站在时间之河的两岸,但却是来自同一片土地的心心相印。这片土地也以它特有的温暖和热情养育了我们,那来自远古的、深沉的回忆,那历尽艰难欻然奏响的文明先声,伴着今天的风雨声在我们的耳畔回响,文脉在兹,传承不绝。

我曾多次造访金牛山古人类遗址,我惊叹于人类的演化历程,从最初的古人类到如今的现代人,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无数的挑战和机遇,每一次的进化变革,都是一部宏大的史诗中的音符,奏响了人类发展的壮丽乐章。以前,人们曾把人类演化史,看成一条直线,从猿猴到类人猿,再到人类。可从1974年开始,随着古人类考古的发展,人类演化的过程也逐渐清晰起来:大致经历了南方古猿(400万年前——200万年前 )——能人(250万年前——150万年前)——直立人(180万年前——30万年前)——早期智人(20万年前——5万年前) ——晚期智人(5万年前——至今)。虽然从南方古猿到现代智人的演化谱系还十分复杂,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人种,各类人种之间的谱系关系还存在很大争议,学术界还没达成共识,但目前可以肯定地说:人类起源很可能是“多支系互动论”,呈树状散开,而绝不是“非洲单一起源说”的单一扩散。

中国境内连续考古出现的古人类化石链,也可以证明以上论断。诸如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26万年前的辽宁营口金牛山人,4万年前的北京田园洞人,都基本显示出直立人至早期智人在中国境内持续演化,未出现化石断层。也从侧面反映了 营口金牛山遗址的价值所在。神奇的金牛山,毋庸置疑是东亚地区早期人类的摇篮,人类演化史上的圣地。东方人类故乡历史源远流长,华夏远古文化博大精深。

未来,随着考古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不断的研究和发展,相信定能揭开更多关于古人类与智人的奥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正应了哲学的名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作者简介:王玉通,坚持业余文学创作50年。

供稿作者:王玉通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视频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营口 神奇山

上一篇:营口抗日英雄谱之一:芦苇荡里的北风魂
下一篇:最后一页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青青橄榄
序言
    《青青橄榄》专栏序言
      我们之所以称其为《青青橄榄》专栏,是因为橄榄的别名分别是青果、谏果、 忠果 、 福果。 称青果,是因为果实尚呈青绿色时即可供鲜食而得名。性平,味甘、涩、酸。清热,利咽,生津,解毒。其青又同情谐音。称谏果,因初吃时味涩,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无穷,比喻忠谏之言。称忠果,是劝人忠诚老实。称为"福果",是海外华侨起名,以表达眷恋之情、祝福之意。
      因此,期望广大作者,在本专栏撰写昨天的“橄榄”,言其心、述其情、谏其言、守其爱、祝其福,以飨读者。
    青青橄榄《读·析·悟》专栏序言
      为拓展文学视野,本编辑部在青青橄榄开设《读·析·悟》专栏。欢迎广大读者撰写如下内容的稿件
      1 读书鉴赏与分析
      2 影视剧观后
      3《青青橄榄》发表的文章分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