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百姓说事”)大石桥市作协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书写时代新篇"七一主题采风活动
为庆祝建党104周年,6月25日,大石桥市作家协会组织部分作家及文学爱好者近20人走进黄土岭镇七一村,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采风活动,以文学视角挖掘红色历史与乡村振兴故事。
红色溯源:在历史现场触摸精神脉搏
上午10时,作家们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庄重仪式。村委代表现场讲述纪念碑背后的英烈事迹,作协副主席李丽秋、刘劲松代表全体人员敬献花篮,作协党支部书记罗英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随后,众人走进红色文化展览馆,透过泛黄的文献史料与革命物件,追溯当地红色基因传承脉络。在"口述历史"座谈会上,烈士后代深情讲述先辈投身革命的感人事迹,为作家们提供了鲜活的创作素材。
口述历史:用细节还原红色记忆
在"口述历史"座谈会上,烈士后代吕福圣以亲身经历讲述吕庆余、王希珍先辈投身革命、建设乡村的往事。作协提前预设"战时生活细节""信仰如何影响后代"等互动问题,引导创作者挖掘故事内核。当听到战争的真实细节时,多位作家当场记录下这一动人场景。
创作赋能:让历史记忆与时代叙事同频共振
活动全程严格规范组织流程,参与人员身着素色服装,以庄重姿态完成红色教育。作协秘书长白杨表示,此次采风特别设置"历史场景体验+创作要素挖掘"双维度环节,既让作家在纪念碑仪式、展馆实物中建立历史认知,又通过口述细节采集、影像资料对照,为后续文学创作提供具象化素材。据悉,协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础启动主题征文,鼓励会员以散文、报告文学等形式,将红色记忆与乡村振兴故事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此次采风活动以"行走的党课"形式,让文学工作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感悟初心,为本土红色文化创作注入了"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力量。
供稿作者:文:蔡恒学 摄影:孙伟,营口之窗特约摄影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视频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营口:公园湖边垂钓屡禁不止应加大力度查处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