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之窗“诗文集锦”)父亲节,开启尘封的相册
昝福祥
(1967年初冬,与老父亲拍摄于北海公园九龙壁)
(1968年夏与老母亲拍摄于北海公园琼岛)
开启尘封的相册(叙事抒情诗)
作者:昝福祥
开启尘封的相册,
我仿佛走进时光的隧道。
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
思虑融进岁月的长考
呵,那是凝固的永恒,
承载着太多的记忆;
那是历史的佐证,
依然清晰着时代的印迹。
每张发黄的照片,
显现着人生的棱角。
犹如夜空中明星闪烁,
又恰是瞬间生命在燃烧。
每张发黄的照片,
那是人在旅途的汇报,
不管是幸福和苦难,
岁月如歌,曲尽其妙。
请看,这个小不点是谁?
这是我在母亲的怀抱。
茅屋前的几个少先队员是谁?
那是六十年前我们兄弟姊妹的合照。
几个小伙怎么穿着
系着腰带的棉袄?
呵,那是“大跃进”的年代,
日夜炼钢,心血来潮。
这张照片人可不少,
为什么一个个显得十分瘦弱?
这是我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是困难时期留下的勉强微笑。
这几张,显得年轻俊俏,
背影的山水分外妖娆;
是的,搞大学毕业设计,
在烟雨江南留下的自豪。
那几张人们都戴着袖标,
在舞台上又蹦又跳。
是的,那是个疯狂的年代,
红卫兵们意气发彪。
这是哪年的毕业照?
老师比学生并不显老。
啊,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我重上大学把外语提高。
这一张可是中南海的玉照?
对,携母亲参观《菊香书屋》,
正逢“文革”后的一段机巧,
留住了瀛洲仙境,分外妖娆。
这几张彰显名山巨川的骄傲,
为诗作找到了灵感和美妙。
那几张却是职场的风貌,
参观、调研,攀登着事业的高标!
呵,这几张与“老外”那么友好?
是呵,引进外资也需要移樽就教。
考察、交流、签约之后,
我们共同游览了京城的芳郊。
请看这一张,较早的彩照:
餐桌旁,孙子又在老母的怀抱,
背景里能看到冰箱、电视,
墙上还挂着“厚德载福”的墨宝。
呵,面对老照片我们津津乐道,
每一张都演绎着拼搏的逗号。
又能聆听到世相的旁白,
见证着时代前进的良宵。
今天,我们志在“宝刀不老”,
回首往事,思虑陷入烟波浩渺。
峥嵘岁月留下了雪泥鸿爪,
如今爱唱“夕阳红”这壮丽的歌谣!
(1954年大哥拍照于莫斯科红场)
(1963年,大学三年暑假,与家乡营口高中同学聚会·后排左二为作者)
供稿作者:昝福祥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视频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上一篇:水调歌头(新韵)——赵洪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