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分享 > 营口故事 > 正文

感恩有你——营口之窗网知青征文

郭建

2023-12-22 08:00:00   来源:营口之窗   阅读:

营口之窗网(我要分享“营口故事”)感恩有你

——忆知青岁月二三事

作者:郭建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青丝变鹤发,弹指一挥间55年过去。记忆犹新的知青年代,难以忘怀,深情厚意留下永久回忆。

1968年9月26日,我们这些当年刚刚毕业的中学生,满载理想乘上南去的列车,响应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来到第二故乡,大连复县驼山公社大魏大队六小队插队。

忆往昔峥嵘岁月,回首往事系深情。曾记得1970年春季,耕地播种繁忙全村老少齐上阵,集中抓春播,任务重,当时我体弱,身体吃不消,发烧高热胃痛几顿饭不思,夜不眠,疼痛难忍同学也着急,队长得知放下碗筷急切找来赤脚医生,父老乡亲赶来探望送来精心擀做面条,热呼呼鸡蛋羹,给于无微不至关怀。在乡亲的热心呵护下,我很快好起来,恢复健康。当年,农村生活十分艰苦,口粮有限,面粉细粮稀少紧缺,家家户户仅在过年节时能吃顿饺子或面条,乡亲舍得献爱心拿出给我们知青享用。一片丹心为知青,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一幕质朴真情常常在脑海中浮现印记于心。

记得那年春夏相交季节雨水特别大,河水暴涨,激流飞泻,往日过往石头桥已被冲垮,荡然无存,眼见河水有增无减。过河,是通往回青年点必经之路,别无选择,当时同行的同伴曲世友王世仲孙宝娥农友趟着齐腰深水顺利通过,而我十分胆怯面对这滚滚波涛,迟疑跨入激流,一脚没站稳,瞬间被冲到十米开外,当时曲世友王世仲兄弟见势不妙,奋不顾身跳入水里,不惧激流险阻,竭尽全力把我拖救出危险境地,方得化险为夷。事后同学们提起此事,都有些后怕,说如果没父老乡亲的及时无私救助,我早就到阎王爷那里报到了。乡亲们恩德情深义重,大爱无疆、勇敢善良、优良品质终生牢记,是我学习榜样,一直激励我前行。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与父老乡亲凝结了深厚友谊无以言表。当时就想应该做点什么,来回报乡亲的深情厚意。我下乡的地方从瓦房店坐公汽到复州城还有三十多里地,还要过两条小溪,是个偏远小山村。

当年小队没有电和电灯,晚上一片漆黑,仅有煤油灯在微弱闪现,这也成为我们的一块心病,何时能安电灯?我们队长曲百万思想先进,调动知青点的同学,有风行风,有雨行雨。我主动伸出援手将不足的资金先垫上,关系不接洽就托人找关系,并主动请缨筹备安装电灯所需器材。那个时候物资匮乏,电线互感器紧俏,我们回营口后调动家人积极性,帮忙联系最后找到懂得无线电的陈叔叔,帮助解决了关键问题。当时我兴奋不已,我们小队安电灯有希望了。送人玫瑰留有余香,经过努力我们小队如期安装上了电灯。乡亲们说:“有电灯真方便,再也不用煤油灯了。至今,回想起这段往事,还是很激动,真心感谢那位陈叔叔献出的爱心。当时乡亲们兴奋的样子,瞬间浮现在眼前,始终记忆犹新。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大家办好事,心里格外高兴。

火热年代,蹉跎岁月,知青饱尝酸甜苦辣,有汗水、泪水,有烦恼、忧伤,有苦累,有欢乐,有收获、有友谊。恰似人生旅途,加油站新起点。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报效了祖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我们蓬勃的青春充满生机和活力。

知青五十五周年感怀:

金秋时节喜团圆,
  鹤发此年怀往事。
  风暖探求硕果骄,
  雨晴滋润深情赐。
  融融汗水荡尘埃,
  颗颗红心维壮志。
  百炼千锤铸帅才,
  奉呈祖国皆忠义。

作者简介:

郭建、1965年至1968年就学于营口市三中,1968年至1973年下乡到复县驼山公社大魏大队第六小队,2007年从营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退休

主审评语:

郭建老师的回忆录叙述真实,情节生动。文章主要有三个部分。其一,叙述了自己身患重病得到了生产队长和乡亲们的关怀照顾直至痊愈。其二,过河失足落水,在万分危急时刻被农村社员救起。第三部分是如何帮助生产队筹措资金物资技术和人员支持,帮助生产队安上了电灯,结束了各家各户煤油灯照明的历史。通过当年的受恩和报恩紧扣主题的讲述,呈现出来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

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在危困时刻有人伸出援手,或者指点迷津,那是很幸运的事。老三届知青当年的酸甜苦辣,没有一个人不深浅尝之。作者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我们,作为读者,我首先受到了教育。感恩是社会团结和谐的象征,感恩需要宽容,感恩需要格局,记得网络上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记住别人的好……”这是不是对感恩的基本概念的一个阐示呢?

——主审

供稿作者:郭建(知青,68届 复县)

本期主审:王学东(知青,特约主持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知青 征文

上一篇:酒友(小小说)——李同雁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