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分享 > 营口故事 > 正文

《 苦乐三冬益年华》——营口之窗网知青征文

李孟仁

2023-12-16 07:06:00   来源:营口之窗   阅读:

营口之窗网(我要分享“营口故事”)《 苦乐三冬益年华》

——忆我的知青岁月

作者:李孟仁

四十载矣影依稀,毕业蜂拥去握犁。
  朝种星光晚收月,晴挥汗水雨揩泥。
  感知社会初开卷,历练人生早破题。
  苦乐三冬凭热血,青春洗礼厚根基。

这是我下乡四十周年纪念日写的一首七律。

1972年12月15日,一生都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和我的同窗们乘着大卡车,在寒风猎猎、红旗飘飘中,来到营口县水源人民公社,当时的心情,半是踌躇满志,半是忐忑不安。其实,我下乡的经历,没有像老三届先驱们生活之艰苦,离家之遥远,时间之“八年抗战”。我的插队地点是离家不过四十华里的营口县水源人民公社(现水源乡)长征大队(现赵家堡子)。这里是鱼米之乡,盛产水稻,经济收入颇丰;“远学大寨、近学水源”是省内农业战线的旗帜;是出农业干部之摇篮,小有县委书记、大有中央委员。在当时,对知青来说可谓难得的去处。

正是那:劳动关前,考验三个知青小伙;庄稼院中,扰两家好客房东。

(一)稻田地里同流汗 评先会上齐登榜

到我们插队那个年代,知青下乡已经是常态了。我们去的时候,大队青年点住房还没有盖,我和即是同学又是好友的张志仁、杨继库三人分在第五小队,临时住在生产组长老齐大哥家,他家四间房,我们三人住西屋一间,条件也算不错。半年后又搬到小队妇女队长毛嫂家西屋住了几个月,而后大队青年点房屋盖好后,二十多青年都住到了一起。住两户老乡家期间,由于年轻不懂事,难免给他们添许多麻烦。回城若干年后还专程回去看望过他们以示谢意。我们从下乡之日起就抱定想法,好好干,早回城。住下第三天就出现在打谷场上参加劳动了,并很快进入角色把自己当作了农民,只要有活,我们就出工。好在我们三个身体还算壮实,不吃白饭,也算将就接受。由于没有扎根的思想,我们最爱干的是只需力气不需技术的粗活。春季插稻秧是季节性最强、也最累的农活,男劳力挑稻秧,上百斤的担子还得泥里水里行走,“早晨五点半、中午嘴含着饭、晚上看不见”,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连续二十多天直到插秧结束没歇一天工。肩磨破了,又变硬了;手掌起泡了,又变成老茧了;身体累瘦了,又变结实了。

劳动时我发现,大队有个广播站,除了转播新闻就是发通知。由于我念书时做过多年的班级宣传委员,对宣传资源很敏感,就问李队长,可不可以写好人好事送去广播,李队长闻听大喜,大力支持。于是我白天劳动留心观察,晚上写稿子,次日拿去广播,此举不但受到好评而且还在全大队推广,大队广播站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插秧结束总结会上,社员评价我等三个知青,说张志仁是个劳动好把式,媲美甚至过于当地农民,说杨继库能吃苦耐劳,说我劳动一般但业余时间写文章,都给予先进生产者荣誉,每人发了一个带奖字的背心。得到贫下中农认可,心里好不欢喜,特地穿上照相留念。不久,我还被推荐参加了一次市一级知青骨干培训班学习。

挺过这第一关,后来的拔草、收割等再苦再累也不打怵了。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一年下来,去掉伙食费等开支,净剩500多元,这在当年知青来说,是相当不斐的收入了。知青下乡插队虽是潮流裹挟,但如果利用这个机会也可从中获益。

有道是:人生路上,时时都有可读书本;广阔天地,处处能当历练课堂。

(二)报道员亦锄亦笔 辅导员现买现卖 

农村毕竟文化落后,一个村子能念到初中毕业的学生都凤毛麟角,有那么一两个也都另谋高了,这就给知青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我很快走上了这个舞台。

刚开始是业余时间给小队写点好人好事什么的,很快担任了大队半兼职报道员,所谓半兼职就是没事下田劳动,有事上来做事。我特别喜欢这个角色,毕竟拿笔杆比拿锄杆轻松,干活累了可以缓解一下疲劳。其实当报道员不仅仅写报道,在那个时代,政治活动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大队领导三天两头去公社汇报,泥腿子干部多,都要写文字稿,我的差事不少,但写的多是没多大意义的假大空。能在记忆中留下印象的有两件事,一件是下乡的第二年公社搞文艺汇演,我给小队写了一个类似二人转题材的小剧本《油菜飘香》还算有点知识含量,汇演结束后领导说表演的一般但内容不错,我沾沾自喜一阵子。另一件是我的一篇豆腐块报道发在了市报上,那个年代没有稿费,给了一个印有纪念字样黄书包,又沾沾自喜了一阵子。当报道员也引起了公社笔杆子们的注意,有时候公社开一些经验交流会什么的,也被临时借去帮忙,对我来说这些活动很大程度开阔了视野。

下乡的第二年,上级要求每个大队都必须有一名兼职理论辅导员,我这个半瓶醋的笔杆子又多兼了一职。所谓辅导员,就是给本大队的各类人员讲课。每布置一个题目,都先集中到公社培训,回来再照本宣科往下灌,现买现卖,听懂听不懂是另一回事了,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没懂。尽管如此,大家还说我讲的不错。其实我心里明白,一群大字不识几个,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里听得懂这些。只要内容没偏离“革命路线”,只要是新鲜词,大家都说好。不过我自己的确获益匪浅,因为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还真是系统学习了很到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读了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帝国主义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名篇著作,加上培训老师多是市里来的,甚至不少是市委宣传部的专业理论工作者,那时候的学习,对我后来的成长大有裨益。

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大队书记集中了全大队各级干部五六十人,让我给讲“评水浒批宋江”,很多人没读过原著,我得先讲故事梗概,结果大家对故事情节特感兴趣,像听书一样听入迷了,我也越讲越来劲,原著的内容讲的很精彩,忘了批判了,等我回过神来却没有时间了。大队书记只好在做会议总结时给我打圆场,让大家回去自己分析批判。在做兼职报道员和理论辅导员的那段时间里,感到农村虽然生活艰苦,劳动也很累,但苦中有乐,有充实感,有时候真有点“大有作为”感觉,甚至有点飘飘然。然而,知青插队并非一帆风顺。

真所谓:初生牛犊,再不怕虎也是牛犊;吃堑长智,不经失败很难长智。

(三)不知深浅三历险 单纯幼稚两坎坷

知青离开父母去插队,环境陌生,初谐世事,尽管“贫下中农”给予很多的朴素热情,也难免在困难面前手足无措,经受身心的波折或危险。有这么几件事情一直不能忘怀。一件事是一九七三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生产队借来一辆“大解放”汽车连夜往粮库送公粮,我跟车装卸。装满水稻的麻袋包摞的高出车厢板半米多(严重超高超载),我就趴在上面。车刚驶上打谷场边上水渠的一座小土木桥,就把小桥压坏,左侧后轮胎陷下去了,车体突然倾斜,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连人带十几个麻袋包一下子掀到下面的河里,刚结冰的河面被砸开掉到水里。几个万幸:万幸初冬河水不深;万幸麻袋包没砸到我身上;万幸汽车没翻到桥下面把我扣里,才仅仅是虚惊一场。我满身是水冻得哆哆嗦嗦爬上来后李队长对我说:看你掉下去那一瞬间,我哭的心都有,要真出事,我们怎么向你们家里交代。我跑回去换完衣服鞋袜,马上又跑回打谷场干活去了,当时感觉我好像是个英雄,可回想起来,那时年轻,太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了,让人后怕。

第二件事是也是那年,跟生产队手扶拖拉机送公粮,回来空车,我就求司机潘大哥让我开一段,让他坐到车厢里。既没驾驶证也没开过车,无法想象的莽撞。开到水源桥时,九十度左转弯一点没减速,结果失控,拐到一百八十度,眼看掉到路边沟里了,心一慌又往回拐,又拐了个一百八十度到路面的另一侧,司机潘大哥吓得跳车了。刹住车时,车头悬在路边的深沟上面,再往前五公分就掉下去了。这一惊非同小可,如果真掉到沟里或撞到过往车辆及行人,后果不堪设想。我自己怎么样不说,最怕的是没法向生产队及贫下中农交代,在他们眼里,那台手扶拖拉机比现在自己的私家车都重要,是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从那以后,再没敢摸车,以至于若干年后真正学开车时都没忘记当年那次教训。

第三件事是一九七五年的夏天的一个夜晚,大雨滂沱,后半夜被毗临青年点的大队养猪场值更大爷喊醒,说养猪场被水淹了并请求帮忙打开通往辽河的水闸。开灯一看,寝室地面积水有尺许深,脸盆鞋子都漂了起来,院子里小猪羔像小海豹一样漂着。当时正值农闲,青年点里只有我和张志仁和几个女知青,就都起来冒雨去开闸门。开闸门需要过一条小沟,平时也就几米宽,水也不深,可被雨水灌满后就有十多米宽且水也很深了,我和张志仁游过去的。这个水闸实际就是个修在辽河大堤根部、穿过大堤的直径一到二米的排涝管道。很快打开了闸门,我俩就往回游。没想到这时危险发生了:开闸前,水面平稳;开闸后,积水湍急下泄。张志仁水性好,很快上岸了,我水性差,游到沟中间,就被湍急的水流裹向闸口,怎么拼力也难以摆脱,就边挣扎边叫喊。张志仁回头一看危险,就马上跳到水里又游回来拉我才得以脱险,要是被裹进管道里可就生死难料了。后怕之余,我恨自己太笨,怎么就没想到开闸前后的水流会变化呢。

除了劳动中的历险,还有两次心里上的创伤。

一次是插队的第三年秋,大队领导找谈话调我到小学校当老师,我却幼稚地认为当老师政治地位低下,入党困难,鬼使神差地没有服从。其实这差事不参加体力劳动,工分挺高,许多人求之不得。大队领导认为不识抬举太狂傲,一怒之下免了报道员、辅导员,公社借调也不让去了,就让窝在小队干活。当时我特别失落,当天下午参加收割,一走神儿,镰刀挥到手上,三个指头都淌血。收割结束就报名随生产队去黑鱼沟河修水利工程去了,一干就是两个多月,直到大队书记又通知我兼职工地宣传工作,失落的心情才有所缓解。回想起来,如果去当老师,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不但精神上不会受挫,还能领悟人生的又一次历练,真是悔之晚矣。

另一次是入党没被通过。下乡不久我就申请入党,两年后填写志愿书,开党员大会讨论时,是用用广播下的通知,也许命里该然,青年点门前的喇叭坏了,我没有收到通知,没参加上会。会后介绍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找我谈话,告诉我说没有被通过,说论表现很够格,但因父亲的历史问题没查清楚还需要考验。当时如五雷轰顶一般,入团时就因为这个原因填写两次志愿书,悲剧又重演了。后来反思,父亲的历史问题组织上掌握,党支部能通过,党员大会不通过,肯定不仅仅是这个原因。并意识到,在与贫下中农之间的人际关系、亲和力等方面有缺欠,甚至自持清高,骄傲自大,人家不买帐。现在总结自己,不但下乡时候有这些缺点毛病,后来若干年的工作经历中都有这个毛病,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和程度不同而已。

这次波折没多久,就来抽调返城的名额了,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我们都兴冲冲地返城了。

(此文曾登载《辽河》和《营口市知青回忆录》)

作者简介:李孟仁,网名老李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营口诗词学会会员。营口老年诗词学会副会长。当过知青,产业工人,企业干部、政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干部等。诗词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各级各类刊物。

主审简评:李孟仁老师的知青生活的回忆文章,故事描述展开生动活泼,故事情节叙述活灵活现,人物心里描写客观实在、很接地气,特别是文笔流畅神采飞扬,难怪能够成为市政府首长的秘书。可见,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锻炼时,其报道员和辅导员的经历,对对李孟仁老师的成长、成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辅助作用。

李孟仁老师的文章开篇用一首七律引领,每一小段均有对仗的句式收尾,小标题又采用章回小说章节标题的形式落笔,足见其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能力的高超,还能说明作者的文化底蕴特别厚重,应该说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值得学习阅读的好文章!

——主审

供稿作者:李孟仁(知青,72届 营口县)

本期主审:张志刚(知青,特约主持人)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更多信息,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营网天下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营口 征文

上一篇:《山村轶事》——王柏柱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