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分享 > 生活随笔 > 正文

跨年随笔:我的父亲——营口一普通农民改写人生

贾春景

2021-12-30 08:00:00   来源:营口之窗   阅读:

(营口之窗“生活随笔”)我的父亲

——营口市民贾春景2022跨年回忆

我的祖辈是地道的农民,父亲大半生在大石桥市沟沿乡外林子村以种地为主业,以手工为副业(编织坑席)维持生活,养家糊口。

我的父亲、母亲共生有十二个子女,养育成人四男两女,其他六个子女没等成人就先后夭折。父、母亲艰苦劳动,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几十年。在他们的中年时期,治了不少的土地。正赶上了土地改革,按土地所有划分,我家应划为中农或上中农。因为我父亲没有把土地租出去,吃地租。就是没有剥削别人,再加上父亲在村里人缘好所以我家被划分为贫农成份。父、母亲很不容易,由于没能把土地变成赚钱的资本,另一个原因是家里孩子过多,过的是穷苦日子,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

在大哥十九岁那年,他梦想着走出乡村,去过城里人的生活。父亲为圆孩子的梦想,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城乡户籍不受限制的机会,父亲决定到村上办理迁移户口,走出乡村到城里当工人。

在一九五六年深秋初冬的一天,父亲母亲率子女,消费了十五元钱出租了一架马车,带着行装和生活用品,举家来到营口市双庙子街道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接下来父亲和大哥在市内打工抹房子,一天下来父子两人能挣四元四角钱,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父亲五十岁那年学瓦工,从事房屋维修工作,后被评定为五级瓦工匠职称。相继父亲被分配到市文化局所属单位当工人。大哥、二姐应招入厂参加工作,二哥、三哥相继进校读书。我家在营口市扎下了根落下了户。

一九五七年一个严热的夏日,父、母亲的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了,他就是笔者,是哥哥、姐姐的支言片语使他知道了一些过去的家事。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从早到晚上班工作。文革时期,父亲先后在人民电影院。新华影剧院,前身老夏茶馆。营口市文工团,原址東方红影剧院。人民艺术剧场,原址小红楼。等单位工作。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决策人,妈妈是贤妻良母,操持家务。

一九六九年十月一日是我今生最难忘的一天,那天一大早父亲带着我去市人民政府广场观看,营口市人民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游行集会,首先领导讲话后鸣礼炮二十响,大会宣布游行开始:最先走来的是工、农、兵、商、学及文化科技界、教育卫生界,等来自各条战线上的代表队伍浩浩荡荡,红旗招展,载歌载舞,高举着宣传牌,行驶着宣传车,充分彰显了营口市各行各业的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了共产党领导的正确,社会主义方向的正确,人民作主人的正确。

当天晚间父亲又带我到市政府广场观看大型焰火烟花国庆晚会。那五彩缤纷灿烂辉煌,璀璨夺目的夜晚使得十二岁的孩子和生活在乡村大半辈子的父亲融入了十分的惊喜和无比的幸福之中。

父亲没进过校门,没有多少文化,是农闲时的冬季在家里念了几天书,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但他聪明好学,爱说爱笑接人待物潇洒自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朋友相助,有人缘还有人脉。南朝北国、唐宋明清的历史故事能滔滔不绝的讲述个不停,会说富有哲理的方言土语和俗语及眼前的成语。对人生世态有所见解。

我读中学时,一次有几个同学到家里来玩,父亲对同学讲起了人生社会有"三劝  "的道理。

一、是乐劝:是用娱乐的办法劝人,如说书、唱戏、歌舞、电影等。

二、是善劝:用信仰理念的办法劝人,如宗教、行善、布道等。

三、是恶劝:是用强制的办法劝人,如审判监管、公安劳改等。

这三劝就是劝人做好事,劝人走正路。我的同学听后都赞不绝口并说:我们在课堂上也很难听到这样的话。

历史唯物论者认为“人们只有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自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历史的主人,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父亲一生精明强干,不怕事。是具有双重品格的人,既有故事又有思想、既有追求又有底线、既能求真务实又能理想布新。

我的父、母亲是以普通农民的壮举改写了他后半生的命运,引领着他的儿女们一生的前程。

父亲、母亲相继离开我们己有数十年,他们的慈祥面容时常凝聚在儿女们的眼前,亲切的话语时常回响在儿女们的耳边。父、母亲的恩德是伟大和深厚的,儿女们的回报比起母爱父情是那样的渺小和浅薄“子欲孝而亲不待”是人生中的一种遗憾,悔之晚矣!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供稿作者:贾春景(营口市民)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禁止截取改编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营口 生活 随笔

上一篇:美的使者——营口李秀文作品分享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