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口专访 > 正文

鲅鱼圈,不会忘记他的坚守和奉献(建党百年征文)

周灿 曹立斌

分享到:
2021-06-17 08:02:00   来源:营口之窗   点击:

(营口之窗“营口专访”)鲅鱼圈,不会忘记他的坚守和奉献

  周灿  曹立斌
   
  墩台山下,高楼如林,辽东湾畔,巨轮如梭。今天的鲅鱼圈,已从当年穷乡僻壤的荒凉鱼村,变成繁华的现代都市,160年前被以“牛庄”之名对外开放的营口港,随着鲅鱼圈新港的建设和发展,已实至名归的走向大海,在鲅鱼圈壮美的海岸,向世界扬起她古老而又崭新的风帆!

鲅鱼圈,不是因为她成为营口港的主港区、不是营口港现在成为辽宁港务集团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是因为岸边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而身价突增;更不是因为鲅鱼公主那个美丽的传说而颜值神秘……一切都是因为这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海港,因为这里的海港拓宽了东北地区的出海通道,架起了连接外部世界的海上桥梁!

而这个现代化的海港,是怎样在这片荒芜的海滩上拔岸而起?知道的人可能不多;鲅鱼圈新港从筹建到第一个码头投产是0-1的突破,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和艰难?知道的人可能更少!

大海奔腾,潮涨潮落。历史不会忘记把渔村变成海港的创业者!正是他们的艰苦创业、奋力拼争、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才有了营口港的崛起和鲅鱼圈的涅槃!而他,正是鲅鱼圈建港那群创业者中功勋卓著的一员!他是在首都北京、在国家交通部,报名参加鲅鱼圈新港建设的第一人;是唯一一位交通部港口勘察小组成员在勘察辽东湾之后,主动留在鲅鱼圈参加新港建设的专业技术干部;是鲅鱼圈新港建设最先开拓者、新港几上几下硬坚持了8年,直到煤炭码头开工建设,纳入国家重点工程,鲅鱼圈不会忘记,他为新港建设的坚守和奉献!他,就是黄恩元。

黄恩元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沿海港口泊位不足,压船压港情况日趋严重。周总理提出“要用三年时间改变我国港口落后面貌”的号召,交通部立即制定了在沿海港口建设100个深水泊位计划,也开始为营口港选择新港址。鲅鱼圈,就这样经过交通部勘察小组的勘察,成为营口港新港址的首选;黄恩元(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参加过“大三线”开发、海南八所港、杨浦港勘察选址的工程)就是这样,来到鲅鱼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事业的新坐标和奋斗的新海岸!

1975年冬月,38岁的黄恩元告别了他学习和工作的首都北京,告别了让他熟悉了中国港口现状和建港全部流程的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披一身雪花,来到了当时连汽车都开不到的鲅鱼圈,担任刚刚组建的鲅鱼圈建港筹备处规划组副组长。

黄恩元和水运规划设计院另外三个同事(王荫槐、王遂亭、张志高)的先后到来,为鲅鱼圈新港建设筹备处增添了难得的技术力量。

一到鲅鱼圈,黄恩元整个人立刻就扑在了建港筹备的工作上。要建港首先必须找到鲅鱼圈海域潮汐水位的零点线,而要找到零点线,必须要建验潮井!说干就干,黄恩元几经观测,决定就在韭菜坨子水文观测站岸边“挖海”建“井”!

寒冬的海岸,北风刺骨,验潮井要在枯潮时挖至海滩平面以下两米深。天寒地冻,潮期有限,作业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尽快建好验潮井,找到潮汐水平零点线,黄恩元他们抢潮水,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为了进度快,黄恩元和大家轮流下海挖“井”,冷了就喝一口六毛八一瓶的盖县老白干!说到当年挖验潮井,找到测零点水位线,一位当年新港建设的创业者说,如果没有老黄的专业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实干精神,验潮井和零点线就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事儿!老黄的作用和贡献,在当时,我们谁也比不上。

鲅鱼圈新港从一期工程第一个码头建设,到现在建设的每一个码头,一直都在使用黄恩元当年测定的潮汐水位零点线。在筹建新港的艰苦岁月,黄恩元简直就是一头不知辛苦和疲惫的“老黄牛”。为了掌握鲅鱼圈的水文地质数据,他和同事们冬冒严寒夏顶酷署,走遍了鲅鱼圈山山水水,午饭常常就是几口冷馒头;为了收集冬季海冰数据,他和规划组的同事们扛着大竹杆,冒着脚下冰层断裂身掉大海的危险,在冰面上时走时爬,一旦掉入冰缝,就用大竹竿子横在冰缝之上,大家拉自己爬上来;为了掌握辽东湾流冰走向数据,他连续几个月每天爬到墩台山顶和仙人岛烽火台上,用望眼镜测冰。大年三十儿,山下一片鞭炮声,他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半山腰的雪地上。

筹备建港期间,经常需要向交通部有关部门或送报各种技术材料,或直接汇报新港筹建进展及相关问题。因为黄恩元专业强、工作细、敢担当,又来自交通部,和部里相关(业务)部门都很熟悉,所以凡是汇报建港业务(包括交通部定期召开的港口建设调度会),组织上都是委派黄恩元上北京。

新港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种原因,黄恩元和鲅鱼圈新港的创业者们经历也见证了,新港筹建几上几下的艰难历程。当筹建工作陷入最低谷时,筹备处的许多同事都陆续被安排调离了鲅鱼圈。对建港失望的情绪几度笼罩这里每一个人的心里,波及整个港务局。黄恩元以他的经历、经验和对国家100个泊位建设计划的了解,以及鲅鱼圈具有建深水大港自然条件等诸多优势的自信,他坚信,鲅鱼圈新港建设,最后一定能够得到国家的批准!他对艰苦的鲅鱼圈,不离不弃,坚守始终!水文、气象、潮汐、冰情的观测及港口规划的初步设计工作一天也没停;筹备处规划组的工作一天也没停;与交通部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与汇报工作一天也没停!所有这些都为后来国家批准鲅鱼圈新港建设,准备了完整的原始材料(数据),保证了汇报和审核渠道的畅通,奠定了建设新港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工作基础!

然而,黄恩元也付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他唯一的女儿,来到鲅鱼圈之后,因为生活环境艰苦,居所潮湿,患上了肾炎又转为尿毒症。生活拮据,医疗条件差,黄恩元工作又忙,女儿始终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

1981年3月26日,初春的鲅鱼圈凉气袭人,黄恩元要去交通部开会汇报工作。躺在炕上的女儿知道爸爸工作忙,家里生活又困难,从不提治病的事,可这次却拉着爸爸的手,让爸爸快点回来给她治病。黄恩元答应着女儿,倒退着走出家门。他看见女儿肿胀的脸贴着窗户,一边敲打着窗户,一边无力地喊着:爸爸,快点回来给我治病啊

从北京回来时,女儿已经病危住院。黄恩元赶到病房,昏迷中的女儿仿佛知道爸爸回来了,突然醒了,轻声地说:爸,女儿的病让你和妈操了心,以后再也不会了女儿提出了最后的愿望,让爸爸给她买一件列宁服。

黄恩元心如刀绞,一口答应了女儿,走出病房,以一个民工的名义卖了400cc血,用卖血的44元钱给女儿买了一件她平时非常喜欢又始终没买成的列宁服,披在了弥留中的女儿身上。

女儿才23岁就被病魔夺走了正值花季的生命。妻子痛不欲生,精神恍惚,离家出走十多里外的野地三天三夜;老父亲思念孙女成疾离世而去……一连串的打击,黄恩元默默而又坚强地扛着,他以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坚忍、顽强和忠诚,在鲅鱼圈新港筹建的岁月里,一如既往,坚定不移,默默的完成了一个工程师对鲅鱼圈新港筹建的坚守和奉献!一次,国务院一位副总理来大连听取建港工程设计汇报。接到通知后,黄恩元立即准备工程设计报告。然而当最后一页工程报告写完的时候,过度劳累让黄恩元两眼一片模糊,一头扑在桌子上。严重的视网膜炎,使双眼视力骤减,可第二天,他不顾眼痛,又陪建港指挥部领导踏上了南行去大连向副总理汇报的列车。

在坚守和奉献的日子里,黄恩元和一批创业者面对党旗,举拳宣誓,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坚守和奉献的岁月里,1982年,国家正式批准了鲅鱼圈新港建设;

在坚守和奉献的岁月里,1983年底,黄恩元被任命为营口港务管理局局长,走上港口领导岗位的黄恩元,为鲅鱼圈新港建设、为营口港长远发展更是弹精竭力、忘我拼搏了。

营口港虽是百年老港,但是由于辽河河道淤积,每年又有四个月的封冻期,年吞吐量一直在二三十万吨上下徘徊。这也是国家要投资建设鲅鱼圈新港的意义所在,是黄恩元坚守和奉献的价值所在!肩扛重任不辱使命,他调查研究,大胆改革,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一手抓老港运力,一手抓新港建设。很快就和全国40多个港航单位建立了业务联系,实现了多船型、多港点、多航线运营。同年,鲅鱼圈新港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营口港的生产建设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交通部四位正副部长同时来到鲅鱼圈,为营口港加油鼓劲;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在一份介绍营口港的材料上批示:“营口港的经验值得重视,并很好总结”。


江泽民视察营口港


李鹏为营口港煤炭码头投产剪彩


邹家华副总理视察工作


码头一角


江泽民主席与黄恩元亲切握手

谁也没有想到,一路向好的营口港,将面对一场急转直下冰风凉雨。1986年10月,鲅鱼圈一期工程煤炭码头投产之后,由于山海关铁路运输卡脖子现象的改善通过能力大增,鲅鱼圈面临无煤可运的被动局面。一时间港口内外與论纷纷,各种压力扑面而来。鲅鱼圈第一个自动化码头刚刚建成就晒太阳,怎么向家乡父老和全国人民交待?已由国家拨款改为贷款的建设资金怎么偿还?没有生产效益,工人的工资拿什么发放?重大的难题考验着刚刚就任一年局长的黄恩元。

十年坚守新港建设的黄恩元凭借缜密的分析和职责的担当,毅然决定改造煤码头!但是改造的风险让人们都为他们的局长捏了一把汗。“如果出了问题,由我负责!”为了改造煤码头,黄恩元真的“宁肯蹲监狱”了。

结果是码头改造大获成功,煤码头起死回生!不仅保证了煤炭接卸能力不变,又新增五百万吨散杂货的接卸能力,“一专多能”的运营,当年就收回了改造成本。

1991年,鲅鱼圈新港一期工程九个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全部建成投产,为古老的营口港融入了年轻的筋骨。1995年,吞吐量首过一千万吨,省长前来祝贺,《中国交通报》评论点赞,而黄恩元依然平静如常,他正为他坚守和奉献的港湾设计新的发展蓝图。为了营口港发展,必须制定港口发展战略

1.尽快让9个万吨级杂货码头投产达产。
  2.赶上世界海运形势,千方百计发展集装箱航线。
  3.尽快完成港口多功能,建设粮食码头,非矿专业码头,石油,煤炭专业码头等等。
  4.建设港口不能躺在国家身上,尽量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合营共建,使港口走向市场,码头要商品化。
  5.要想港口生产饱满,一定要走出去,请进来,合资合作。
  6.稳定港口货源,必须建立临港工业区,将大型国营企业请到港口周围建厂,港口给予必要让利。     


化肥码头 


港口风光 


营口老港粮食码头


汽车滚装码头 


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码头一角 


滚装汽车运输

基于此,鲅鱼圈先后建成粮食码头、煤炭专用码头、汽车滚装码头、液化气码头、成品油码头、矿石码头。江苏恒力、鞍钢、中海油等大型企业先后在鲅鱼圈落户。“金龙鱼”等一批临港产业相继投产;二港池顺岸码头靠上了集装箱船,北粮南运拉开了营口港集装箱运输的大幕;合资合作成效显著,成品油液化气码头等合作项目陆续投产;上市融资紧锣密鼓准备启动……   这些都是营口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新世纪的港口发展献出的一幕幕精彩大戏!正是这些大戏的开场,为后来和今天的营口港奠定了成功的的基石,开启了辉煌的航线!而这每一项“工程”的后面,都凝聚着黄恩元的心血与汗水、坚守和奉献!为签定一个合作项目,他营口、深圳、香港三天往返;为赶航班常在机场吃盒面;买不到卧铺票就坐硬座……熟悉黄恩元的人都说,当了局长的黄恩元,与原来规划组副组长的黄恩元没有两样,思路还是那样缜密清晰,工作还是那样认真务实,对待下属还是那样和蔼亲近。那年春节,老港装卸队31班班长石良峰病逝(他带的31班曾荣获营口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出殡那天大雪盖地,黄恩元顶风冒雪,从鲅鱼圈赶到市区,为一个普通的装卸工人作最后的送别。石良峰的家属和在场的装卸工人们一见到局长,眼泪都再也控制不住了!都是码头硬汉,都有大海一样的胸怀,他们的泪是相同的泪,他们的情是一样的情!正因为如此,黄恩元为营口港的坚守和奉献,才有众人的同频和助阵,才有广泛的参与和共鸣,才有一个群体共同的坚守和奉献!

供稿作者:周灿  曹立斌

原创发布:营口之窗官网 “建党百年征文”

版权声明:营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截取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鲅鱼圈 营口港

上一篇:纪实营口:辽河,从这里奔向大海(建党百年文)
下一篇:最后一页